大肠息肉

大肠黏膜上隆起的组织即称为大肠息肉。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上,大小由几毫米到3厘米不等,主要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。非肿瘤性息肉中有错构瘤性息肉、炎症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等;肿瘤性息肉即腺瘤。临床中最常见的为腺瘤,其次是增生性息肉。腺瘤已经成为较大的问题,大肠上出现100个以上的腺瘤即称为大肠腺瘤症,若不及时治疗100%会演变为大肠癌。腺瘤性息肉经多年恶化,其一部分就会癌变。

小的息肉一般无症状,待发展致较大时会出现便潜血、鲜血便的症状。青年性息肉往往自然脱落并出现便血,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套叠或在肛门外脱出。

image.png


大肠内镜检查:
确认是否有息肉产生,观察其大小、形状、颜色等。


治疗

手术:

基本上是在内镜观察下对息肉进行息肉切除术,较大的病变则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(EMR),并对整个病灶进行病理查找。5毫米以下的息肉癌变的风险较低,可以采用热活检钳(通过灼烧切除后进行组织检查)切除。

非肿瘤性小息肉基本无需治疗,但对幼年性息肉可根据其症状进行息肉切除术。